3AAA信用評級最早起源于美國,從債券評級開始。穆迪公司的創始人約翰穆迪首次建立了衡量債券倒債風險的體系,并按照倒債風險確定債券等級。此后,信用評級便在美國投資界風行,直至1918年,美國政府將其定為硬性規定,凡是外國政府在美國發行債券的,發行前必須取得評級結果。
3AAA信用評級在美國的歷史和金融發展史上證明是成功的,世界各國都在借鑒美國的經驗,相繼建起本國的評估機構。穆迪和標準普爾公司已成為全球性的評估機構,其確定的級別在許多國家都是通用的有權威的。在我國,信用評級基本上是于1987年與企業發行債券同步產生的。發展至今,還延伸至招投標領域,大部分招標項目、政府采購項目都會將企業是否獲3AAA企業信用認證作為評審條件之一。
3AAA信用評級企業評級資料和申報程序
1、企業信用評價申報書。
2、公司綜合治理報告(包含領導層概況、公司治理結構、公司經營年限、公司組織機構及規章制度等)。
3、財務報表(盡量提供最近三年的財務報表)。
4、管理運營概況(包括財務管理、人力資源、安全生產、質量管理、危機管理等概況)。
5、企業競爭力概況(質量水平、技術水平、發展規劃及策略、品牌建設等內容)。
6、企業信用記錄概況(訴訟記錄、質檢記錄、勞保記錄、工商信用等級、納稅記錄、銀行信用等級、海關信用等級、高管人員信用記錄、企業相關公共記錄、社會責任實施記錄等)。
企業信用評級對企業的意義和價值
企業信用評級是由獨立的第三方、權威的專業評級機構,按照獨立、公正、客觀的原則,采取科學的評級方法和合理、規范的評級程序,對企業管理能力、經濟償付能力和營運能力等多方面進行科學評估,并以簡明的符號表示出來。
企業信用等級劃分和有效期
1、中小企業信用等級劃分為A、B、C三等9級;
2、評價結果有效期統一定為三年,企業申請升一級等級,不受有效期限制;
3、協會在有效期內對企業每年進行一次復查,復查合格者繼續享有信用等級,不合格者要相應下調,并在一定范圍內公布;
4、有效期滿后企業必須重新申請參加信用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