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期以來,很多客戶都會向方圓資信機構咨詢證書的有效性,對其參與的某個投標項目評分標準中的“加分”資質證書提出疑問。咨詢這種“加分”是否合規?我們常見的“守合同重信用”證書、ISO三體系認證證書和企業信用等級證書等。這些證書到底有何來頭,含金量怎樣?
守合同重信用證書是由政府部門頒發的守合同重信用證書,又分為國家級、省級、地市、縣級四類,基本上是由各地工商、市場監管部門來組織開展和評定。機構改革后,現在由各地的市場監督管理局來負責。考核涉及的信用信息項目包括企業和品牌具有社會影響力、合同信用管理體系健全、合同行為規范、合同履約狀況好、經營效益達到較高水平、社會信譽好。
守合同重信用證書該不該在評標中加分,這一話題引發過多次爭論。專家們普遍認為,評判要視具體情形而定。“守合同重信用企業”是由各級人民政府及工商行政管理機關授予企業的一種信用榮譽稱號,在表征企業信用方面具備一定的權威性。采購人使用這個榮譽作為加分項,能夠使得誠信度高的企業在得分時有一定優勢,具有一定的合理性,而使用這個指標作為加分項也具有一定普遍性。
但是,實踐過程也要注意,有的采購文件要求必須有本地或者指定某地的某級別“守合同重信用”榮譽稱號才能加分,這屬于違背了《中國政府采購法實施條例》第二十條第四項“不得以特定行政區域或者特定行業的業績、獎項作為加分條件或中標、成交條件”的規定,屬于歧視性、排斥性評分標準。
說到ISO,很多人并不陌生。ISO是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for Standardization的英文縮寫,中文全稱是國際標準化組織,負責制定不同專業領域的國際標準。ISO 9001是質量管理體系的國際標準,ISO 14001是環境管理體系認證的代號,OHSAS 18001是職業健康及安全管理體系標準。
不了解的人可以將他們理解成:按ISO 9001標準建立的質量管理體系,其對象是顧客;按ISO 14001標準建立的環境管理體系,其對象是社會和相關方;按OHSAS 18001標準建立的職業安全健康管理體系,其對象是員工。
三項證書中ISO 9001質量管理體系證書在政府采購項目的招標文件中以成“標配”,后兩項證書出現的頻率也越來越高。ISO9001會成為“標配”最早是因為國務院1996年發布的《質量振興綱要》,其中第十八條提出要“建立健全全國的質量認證制度。按照國際通行規則推行產品質量認證和質量體系認證,并對認證工作實行監督管理”。很多地區在項目招標的時候,都要求相關的企業有一定的資質認證,極大地推動了質量認證的發展。
相對于以上資質,信用等級對大家來說可能相對陌生,它是信用(資信)評估機構根據企業資信評估結果對企業信用度劃分的等級類別,它反映了企業信用度的高低。簡而言之,就是通過3A、3B、3C這些標識,來劃定企業的類別,信用好或信用壞。
中國企業的信用評估和劃定等級的工作開始于20世紀80年代,一般只把企業劃分為三類等級,有的地方采用國外的表示方式,即AAA、AA、A三類等級,有的則用中國的表示方式,稱為一、二、三級企業。不同的信用等級,對企業在自由經濟市場上“做買賣”的難易程度和條件會有極大差別。
我國的企業信用等級劃分最早開始于20世紀80年代,但真正開始作為政府各類招標項目的“常客”,是2014年發布得《國務院關于印發社會信用體系建設規劃綱要(2014—2020年)的通知》,彼時我國開始發力建設社會信用體系,在市場上發揮“信用”的概念。
招標投標領域信用建設。擴大招標投標信用信息公開和共享范圍,建立涵蓋招標投標情況的信用評價指標和評價標準體系,健全招標投標信用信息公開和共享制度。進一步貫徹落實招標投標違法行為記錄公告制度,推動完善獎懲聯動機制。依托電子招標投標系統及其公共服務平臺,實現招標投標和合同履行等信用信息的互聯互通、實時交換和整合共享。鼓勵市場主體運用基本信用信息和第三方信用評價結果,并將其作為投標人資格審查、評標、定標和合同簽訂的重要依據。(政策原文)
政府采購需求標準化是一項任重而道遠的工作。在當下,借助相應的證書來篩選供應商仍是主流做法,也是目前最為科學的招標篩選方式,畢竟打鐵還需自身硬,企業必須擁有相對應的能力才能獲得相應的證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