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分鐘讀懂信用評級
作者: 方圓資信信用評級
信用評級,實質上即“信用排序”,即將企業按照其信用質量和違約可能性的高低進行排序。評級的過程,簡而言之,是在獨立、客觀、公正的基礎上,通過宏觀與微觀相結合、定性與定量相結合、靜態與動態相結合,識別發債主體和債項的信用風險的過程。評級不是一門科學,它更像一門藝術。目前國內外均嘗試利用定性、定量指標,采用數量化方式,構建評級模型,企圖達到利用模型區分信用風險的目的。但由于企業千差萬別,影響企業的因素多種多樣,再好的模型都不能做到精準無誤。模型僅能作為基礎預估的用途。無論是國外,還是國內的評級機構,均依賴于專家委員會的形式確定最終的信用級別。
![3分鐘讀懂信用評級]()
相比較而言,相同行業的信用排序較為容易,可識別性也較高,即便對于從業時間不長的分析師而言,經過一段系統性培訓也能承擔。但不同行業的企業,其運營模式、管理水平、經營渠道均不同,排序需要一定的職業判斷。由于到目前為止,國內債券市場違約案例較少,評級結果未有違約數據的檢驗。另外,由于政府對國企和城投企業潛在支持,中國的信用評級具有鮮明的行政特色,不能完全照搬國際評級的行業排序。因此,目前在很大程度上還依賴于分析師的信用風險偏好,不排除目前的信用風險序列與實際的違約率存在較大的差異。比如說,分析師認為水泥是較高風險行業,水泥行業甲公司的信用質量應該與煤炭行業乙公司相近,均給予其 AA+的信用評級,但若干年后市場出現違約,發現水泥行業的 AA+的違約率遠高于煤炭行業,這說明水泥行業的評級序列偏高。但目前在市場尚無違約數據的基礎上,上述現象難以得到有效驗證,所以也難說哪家評級公司評的更準確一些。
現實情況是,雖然不同評級公司在評級看法上略有分歧,但整體共識大于分歧,再加上出于市場競爭的壓力,評級普遍虛高,級別符號多數局限在 AAA、AA+和AA三個大級別,故不同評級公司的評級分類具有較強的一致性。經過幾年的發展,評級與發行利率的相關性已經十分明顯,市場對于信用風險也更加關注。我們發現,隨著市場對債券違約的擔憂越來越多,債券收益率除了反映流動性溢價外,也更多的反映了市場對其內含的信用質量的判斷。對于評級變動也更加敏感,債券信用評級下調均造成價格的大幅下跌。
下面簡單說點評級方法。評級的視角與股票視角截然不同,千萬不能用選股票的辦法去看待評級。比如股票喜歡高增長,為實現高增長,必須要不斷利用留存收益和舉債進行投資。但評級體現債權人利益,其更關注企業利用留存收益償還債務的能力,因此債權人更喜歡穩定或小幅增長。股票更關注短期,產品價格上漲或庫存下降均可能造成股價的大幅上揚,而債券評級更關注長期,企業是否具有長期的持續經營能力才是最重要的方面。另外,與股票更關注向上變動相反,債券評級更關注企業變差的概率和幅度。